賽車運動起源距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尾翼的改裝最早也是應用于賽車。賽車運動分為兩大類,場地賽車和非場地賽車。賽車比賽除了考驗車手技術之外,對于選手的座駕的配置要求也很高,一場激烈的比賽對于觀眾來說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賽車的尾翼也是各式各樣,一般賽車的尾翼安裝要求極高。尾翼在高速彎道在進彎前與彎道中都能夠有效的提供車身后輪更多的下壓力,但是在大直路上裝置該尾翼的賽車在極速上則會損失10km/h以上的速度。尾翼的設置主要是能獲取更多車身的后方下壓力,這樣能使賽車在進彎之前采取退檔煞車減速轉向進彎一連串動作時,不會因為這時候賽車的重心是往前移動而使后輪失去抓地性與貼地性能。這樣一來就會使賽車的前后配重還有四輪的重心能夠更保持更平穩(wěn)的分布,如此就能在賽道當中幾個高速彎位上就能夠獲取更快的進出彎速度。
賽車一般使用的是可調尾翼,技術人員通過針對賽車調節(jié)尾翼,最大程度發(fā)揮尾翼的效果。采用可調整角度的尾翼減少空氣阻力提供超車速度,這與當前的F-duct的作用相似。可調尾翼能夠將賽車的直道速度提高約15 km/h,以幫助超車。
在規(guī)則準許的條件下車手可以在駕駛艙中調節(jié)尾翼角度,從而增加超車的可能。該系統(tǒng)受到一套電子系統(tǒng)的嚴密監(jiān)控,車手可以在練習賽和排位賽中隨意使用。但是在正賽中,只有當車手在與前車的距離小于一秒,并且在賽道的指定區(qū)域內才能夠使用。若是車手踩下制動踏板,尾翼將自動復位。另外要補充的是陡峭的翼面設置會降低賽車的速度表現以及增加油耗,但可以增加車輛在過彎時輪胎的抓地力從而更完美的過彎。